大家好,今天和各位談談“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
之前分享了5種不同的領導模式。今天分享“權變(contingency)”的概念。就是要懂得見機行事,要懂得因時、因地,有不同解決問題的對策。專業點來說,權變領導,就是在領導行為、追隨者特徵和環境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,以達到有效影響他人,完成組織任務的目的。希望能夠透過今天的分享,幫助你找到自己的領導模式。
一、畫像
第一步,要深入地觀察下屬或追隨者的特徵,並且描繪出來,這在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。例如:你賣東西給消費者,你應該瞭解消費者的需求,你應該就能描繪出你的消費者是哪些族群或哪一類人,然後再為你的產品做出定位。同樣地,你要領導人,也必須先描繪出,你要領導哪些類型的人,再確定自己的招法。
寧向東老師以自己為例:在剛開始教書時,為了能夠把書教好,他向一位前輩請教。這位前輩能夠把枯燥的課,教到學生搶著選課。這位前輩的建議是:在學生的心上安一個把手,這樣你就能拉著他走。關鍵在於,清楚描繪出這些人的類型,洞察他們的動機和需求。
由於人的需求可能有很多項特徵,描繪的方法也有很多種。可以參考“聚類分析”,這是在管理工作中經常用到的工具,這是一種給人分類的方法。
要領導別人,關鍵是如何透過你的影響力,讓下屬完成交付的任務。我們用比較簡單的四象限圖,描繪下屬的特性。我們依據工作任務性質,把下屬畫成一個四象限座標。X軸:工作結果是否容易判斷,簡稱結果軸;Y軸:工作過程是否需要特別的鼓勵和關注,簡稱過程軸。
第一象限的下屬,在工作結果上,容易作出判斷;但是在過程中,需要特別關注和激勵,讓他們有信心完成工作。在知識勞動時代,這個象限的下屬特別多。
第四象限的下屬,很容易判斷工作結果,而且在工作過程中,不需要特別關注或激勵,只要你給予明確目標和充份的物質激勵即可。這是簡單勞動時代的代表。
第二象限的下屬,很難判斷工作結果,而且工作過程中,你必須特別關注和給予激勵。這很像是三個挑水的和尚,你很難判斷誰在出力、誰在偷懶。如果你的下屬大多落在這個象限裡,領導者的工作難度極高。
第三象限的下屬,就留給你自己思考。
二、展現
第二步,就要思考如何整合下屬的特點,發揮自己的領導力,展現領導風格。因為你的任務,就是帶領下屬完成組織的目標。領導力的展現,就必須參考下屬的特性來安排。寧向東老師提供了3種分類方法作為參考:
第一種:以我為主,直接展現。有些人業務能力紮實,學習能力超強,一學就會,而且判斷力精準。這種類型的人,最容易在工作過程中,展現出領導力;他的魅力來自於工作表現。這類型的人展現領導力的策略,有兩種方法:
1、全心力投入工作,透過工作的表現,展現出領導力。
2、不斷超越競爭對手,讓業績來展現領導力。
第二種:建立關係,追求共贏。有些人業務能力普通,但是擅長整合團隊,也擅長幫助他人實現願望。這一類型的人,適合透過關係來形成自己的影響力。寧向東老師有4點建議:
1、善於發現人才,透過為他人提供機會,形成影響關係。
2、與下屬建立親密的合作關係,樂於分享成績,並且勇於承擔責任。以誠信待人,共同面對困難。
3、當下屬的支持者,透過協助、指導或整合各種資源協助下屬。
4、善於利用人際關係,促成各類型得小團體,整合人際資源。
第三種:利用工具展現影響力。例如:授權、分權、強化激勵等都算是工具。這類型的人,寧向東老師提出兩項建議:
1、利用分權的辦法,激勵下屬的上進心和責任心,透過創造下屬的成就感來展現領導力。
2、用物質激勵來激發行動力。就是所謂:大秤分金的意思。
以上的這些建議,你不可能全部使用;用的方法越少,你的領導風格就越鮮明。因此,你必須思考,如何用最少的策略,影響最多的人。
三、排序
第三步,請依重要性排序出,你選擇的領導力展現對策。整合使用這些策略,形成屬於你自己的管理風格,用以影響最多的人。
四、識別
第四步,要識別這些領導策略,哪些是你具備的?哪些和你的特質並不相容?你沒有的部分,可能就需要你自己想辦法製造。可以參考第141-領導力修煉的分享文章。
五、細化
第五步,把自己的領導策略,細化到具體的領導行為上,並且自我審視,在工作中,你是否執行這些行為?這些行為是否已經內化成你自己的東西了?
六、落地
第六步,給自己設定一個領導力實踐計畫。這部分因人而異,請你自己設計。
權變的概念,經常被用於拆遷房屋上。先給同意拆遷戶一個價格,作為示範作用。開始拆遷之後,再給大多數同意的拆遷戶一個價格,主要目的在於降低拆遷成本;最後對於釘子戶,進行各個擊破,條件非常彈性靈活。這雖然是觀感不好的案例,但是,這充份運用了權變的概念。
本次分享的內容,具有一定程度的技術性。但是,這是自我修煉領導力很好的方法。
本日思考題:如果你的下屬狀況特別複雜,分散在四個象限裡,誰也不服誰,你身為領導者將如何變通呢?
之前能力型領導的補充:寧向東老師當年想參加哈佛商學院最頂級培訓班,但麥克法蘭教授勸他不要。因為那班都是大老闆,課後作業全都交給公司部門寫,隔天老闆們拿著下屬幫忙寫好的作業,在課堂上討論。為何如此 ? 因為老闆沒那麼多時間全盤理解,通常在自己一知半解情況下,和專業人士的溝通;然後在有限的時間內,試著掌握住大方向,這是一種本事。你現在可能還是下屬,但是要先有這個認知,有助於你正確把握和領導者的關係;也為你的未來做些準備。
歡迎你的留言,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