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今天和各位談談薛兆豐老師“北大經濟學課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

今天分享競爭的規律。前面的單元,不管是選擇、成本,還是需求的規律,基本上都是集中在個人的情況下。今天我們試著擴展到,人與人之間的競爭這個角度上。這會讓你對之前的稀缺、短缺或是過剩等觀念,有全新的認識。當有新的政策頒佈時,人們會有什麼反應,你能夠掌握一些規律,並且做出合理的預判。

一、暴力依然是非常重要和常見的競爭規則

你想像一下,在一座小島上,有100個人,但是只有1塊麵包,這塊麵包該怎麼分?有哪些辦法呢?最常用的辦法,就是暴力。誰能把對方打倒,最後還站著的那個人,他就能得到這塊麵包。你可千萬別小看暴力,暴力是人類社會中,備受尊重的一種競爭方式。

一個人殺了一個人,叫做殺人犯。一個人殺了十個人,叫做連環殺人犯。一個人殺了十萬人呢?他被稱為將軍或是戰神。暴力,只有在它失敗的時候,人們才會譴責它。當它成功時,人們崇拜它。暴力是一種最常見的競爭辦法。

你可能會說,現在是文明社會了,應該不再用暴力競爭了吧?其實,你仔細想想,今年的熱門話題:中美貿易關稅戰爭,不就是以國家為代表,進行的競爭活動。

早期有許多商業活動是由政府規定,其他民間公司不准經營。例如:早期的電信(中華電信)、郵政快遞(中華郵政)、石油(中油)、交通(臺鐵、國光客運)等。在那個時代,你經營今天滿街跑的快遞,就是不合法的,只有郵局這家公司才可以寄送包裹。

暴力競爭到今天依然存在,它只是跟著時代一起進步,變換成各種形式而已。暴力依然是一種非常重要的、非常常見的,用來決定誰是贏家的競爭規則。

二、靠智力高低競爭資源

除了暴力之外,還有什麼其他的競爭方法呢?另一個常見的方法是-智力。誰聰明,誰就能得到獎品。中國數千年的科舉制度,獎品是當官,競爭方法是考試。現在許多企業招聘員工,第一關就是刷學歷、刷文憑。考試也是人類競爭的重要方法之一,它看起來比暴力文明一點。

IMG_7998.JPG

三、以論資排輩界定產權

除了智力以外,還可以用年紀大小,或是論資排輩,這也是一種競爭的方法。在華人社會中,輩分特別重要。它是一種社會公認的界定產權的辦法。吃飯的時候,誰先夾菜?祭祖的時候,誰排在前面?這些都是有講究的。目的是為了不斷地重申和彰顯每一個人的產權,他們的社會地位,他們分配稀缺資源的權力。

四、按社會身份分配財產

還可以用社會的身份做為競爭方法。你是什麼官階、你是什麼職業、你有什麼影響力、你有什麼功績等。薛兆豐老師舉美國大學為例:在美國讀大學,老師和學生都得開車去。因為停車場非常大,有些人就必須把車停在離教學大樓很遠的地方。那麼,誰有資格把車停在靠近教學樓的位置呢?

是校長、是教授、還是學生?依身份來界定。薛老師印象最深刻的是,在喬治·梅森大學讀書時,經濟系的詹姆斯·布坎南(James M. Buchanan, Jr.)教授的車位。他在1986年就拿到諾貝爾經濟學獎。他的車位就是離教學大樓最近的位置,上面還立了一塊標示牌:“這是詹姆斯·布坎南博士的停車位。其他人不能把車停在這個位置上。

五、按照勞動時間、先到先得與隨機分配

我們還可以用工作時間來分配。做的時間長,分的錢就比較多。還可以用隨機分配的方式,例如:在北京買車,車牌就是隨機抽籤的。另外,也可以用先到先得的方式,誰先到就先服務誰。

六、按需分配與價高者得

在戰爭的年代,排隊領白米、麵粉,或是早期的軍眷配房,配給制度也是一種競爭方式。還有一種競爭方法,就是出價競標。價高者得,在現今社會中,經常出現的競爭方式。

總結以上,由於資源是稀缺的,人類必須透過一個競爭規則才能治亂,不然社會就會失序。當使用不同的規則,特定的人就比較容易勝出。透過競爭規則,決定誰是贏家,誰是輸家;不管用的是什麼方式。

本日思考題:在這些競爭規則中,你認為哪一個最公平呢

歡迎你的我留言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

 

arrow
arrow

    Jay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