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今天和各位談談“吳軍硅谷來信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

今天我們繼續分享大學這個主題。很多人上大學是希望自己在未來成為菁英,但是大家都已經發現,現在的大學教育,已經不足以造就菁英了。

許多人把原因歸結為大學擴招,認為畢業生海量增加,好的機會並沒有增加,成了僧多粥少的局面。這種看法當然有道理。1980年代,中國每年的大學業業生50多萬人,到了今天達到600多萬人。許多人認為,因為大學擴招,學位的價值降低了,因此,因應的對策是讀研究所。

結果,中國這幾年的碩士產量也超過每年50萬人了。事實上,現在許多人拿了碩士學位,也不見得就找到好出路。那要怎麼辦呢?再讀一個博士嗎?這樣的思路顯然是有問題的,因為努力的方向錯了。

問題的根源在於,認為只靠大學教育就能培養出菁英的想法,本身就有問題。因為大部分的大學當初創辦的目的,並不是要培養人的,雖然它們都宣稱自己要培養菁英。這就好比我們想要的是橘子,而大學是一棵蘋果樹。

在各個古代的文明都有高等學府,它們的目的都是培養未來的社會菁英,這些學府幾乎都是神廟或是政府創辦的,只要你進得去,出來幾乎就是菁英。中國的大學在1990年代以前,多少有點這樣的性質。那個年代,只要是大學畢業,就是國家幹部。現在的大學,除了黨校或是像美國的各軍種戰爭學院之外,已經沒有保證能夠進入菁英階層的大學了。

近代大學誕生在中世紀。在此之前,東西方文明都出現過大學的雛形。西方以畢達哥拉斯所建的畢達哥拉斯學派為代表;東方以同時代的孔子和他的學生們組成的儒家學派為代表。這兩個團體中,師徒不僅一起讀書,還生活在一起,有點像今天的劍橋和牛津的直屬學院(Constituent College),或者普林斯頓和耶魯的寄宿學院(Residental College)。雖然,他們的學術團體沒有被稱為大學,不過,都具有大學的雛形。中世紀後期的大學,就是按照他們的方式傳道授業的。他們也承襲了培養菁英的特點。

菁英的培養和工匠的培養是不同的。這也和現今大多數的老師,只是單純的教授學生書本上的知識不同。孔子和畢達哥拉斯著重於教授所謂的“大行之道”。

作為這兩位聖人的學生,他們追隨老師的目的,也不僅僅只是學習謀生方法,而是要成為“士”,也就是社會的菁英。例如:孔子的學生子貢,他謀生是靠經商;他向孔子學習成為“士”的修養,從沒向孔子討教過怎麼做生意。孔子另一位學生樊遲,要跟孔子學種田,孔子說我不如老農;他又提出要學園藝,孔子說我不如園丁。於是樊遲就離開了。孔子說:小人哉,樊須也!在孔子看來,樊遲沒有成為菁英的志向。

從古希臘到柏拉圖時期,成立了雅典學院。學院裡有許多學者開始教授各種課程,這已經和中世紀的大學相當接近了。在雅典學院裡,老師和學生之間,可說是亦師亦友,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的關係便是如此。老師除了教授知識之外,還和學生一起做研究,探討問題。因此,探求真理成為大學的一個重要目的。學生求學主要是為了獲取知識,沒有現在這麼強的功利心。那個時代,求學沒有文憑,也沒有學位,從這些大學出來,也不能保證就有工作。

因此,學生求學和謀生是分開的,求學是為了要進入上層社會、為了要追求真理,而不是只為了找工作。再之後,這種非功利的高等教育,在歐洲得到了延續。從中世紀的大學到後來的牛津、劍橋延續至今。但是在中國的部分,這樣的高等教育,在很長的時間裡被中斷了。

中國自隋唐以來,教育就逐漸和功名劃上等號,讀書是為了實現“朝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”的夢想,這已經成為中國人對高等教育的理解。那種追求真理、追求士的境界的理想,已經消失了幾千年。

吳軍老師在寫《文明之光》這本書的時候,對中國古代識字率做了研究。發現中國古代識字率的比例遠低於日本和歐洲,究其原因恐怕和大家非常功利的讀書目的有關,如果考不上科舉,乾脆就不讀書了。今天很多人評判讀大學有沒有用的標準,其實和古代人判斷讀書能不能獲得功名的標準,沒有太大的差別。

在歐洲,以功利為目的的高等教育,出現在工業革命之後。在這之前,除了僧侶和貴族,其他人過生活,靠的不是力氣就是手藝,這並不需要太多文化素養。那個時期,工匠的發明創造,主要靠的是經驗而不是科學,真正開始靠科學理論指導發明的第一人是瓦特。在他之前,教育和發明沒有太大關係。

工業革命之後,情況出現了變化。只靠力氣和手藝,是沒辦法和操作機器的人競爭的。而要學會操作機器,就需要一些教育和文化。因此,平民教育在英國開始普及,那時候又都在星期日上課,那些學校也被稱為星期日學校。

到了1718世紀,英國政府開始開辦這樣的學校;美國有一些州也是如此,這些學校很多都成為今天美國州立大學的前身。這種教育為工業革命培養了大量有一定知識水準,能從事複雜勞動的工人。但這並不是培養菁英用的,可是卻對一個國家在崛起之初非常有用。因此,在歷史上,普魯士、法國、美國、前蘇聯,甚至中國都是如此。其中,美國和前述幾個國家略有不同,因為它依然保留了很多非功利的教育。

以培養技能為核心的高等教育,不僅對社會有好處,在工業革命初期,也是平民脫貧致富的最有效方式之一。當時社會僅有少數人識字,這些接受了高等技能教育的人,能夠操作機器、改進機器、管理一間廠房,甚至一間公司,他的社會地位立即得到提升,這些人相對更有機會成為菁英。

當工業革命一完成,一個國家的高等教育普及之後,只是接受以技能為核心的高等教育,就不足以成為社會菁英了。因為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太多了,而相對應的職缺過少,因此,就會出現殺雞用牛刀的情況。

現今的社會,殺雞用牛刀的現象相當普遍,就如《紐約時報》總結的殺雞用牛刀,就是讓博士生做碩士生的工作,讓碩士生做大學生的工作。為什麼要這樣浪費人才呢?因為在這個時代,適合某一個職位的人太多了,只好大材小用。當然這對於公司或是國家來說,未必是壞事。

但是,這種情況對於想要成為菁英的個人來說,這樣的大學教育,就相對是不夠用的了。這也就成了前面講的,大家想要的是橘子,但是大學卻是蘋果樹的原因。因此,如果想要成為菁英,自己就必須有意識地在大學教育的基礎上,再做一些補充,讓自己獲得成為菁英所必須的素質和技能,才有機會在社會階層的臺階上晉級。

總結以上,今天說明了大學起源和初始的用意,並簡略分析現今大學和社會現象的落差。下回我們分享為什麼要上大學?還要上好大學?

本日思考題:你認為什麼要上大學?為什麼要上好大學?請提出自己的想法。

歡迎你的留言,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

arrow
arrow

    Jay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