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和各位談談“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今天分享中層管理者的領導力。管理者的能力評估,以技術性能力、人際性能力和概念性能力三種來看。所在層級不同,能力的要求也不同。
一、能力躍遷
寧向東老師以電影《兵臨城下》為例:影片主要情節是在描述俄國狙擊手瓦西里的故事。瓦西里是具備技術性能力的神槍手;政委是具備人際性能力的中層領導人;赫魯雪夫是具備概念性能力的戰區高級領導人。
電影中,赫魯雪夫明確指示了決策方向,就是保住史達林格勒。理由很簡單,這是以領袖命名的城市,具有代表性意義。但是,要如何激發士氣呢?一群大幹部們被召集來想對策。這時候,政委提出:我們需要一位英雄。赫魯雪夫問:我們有嗎?政委答到:我知道一位。這人就是瓦西里。
從此之後,瓦西里就成了整個戰場的焦點,大家每天都在觀注他今天殺死多少德國士兵。政委和瓦西里併肩作戰,並且用自己的感召力,不斷地鼓勵瓦西里。在最艱難的時候,政委甚至犧牲自己的生命,來保護瓦西里。政委發揮的是人際性能力;瓦西里發揮的是技術性能力。
技術性能力,可以說是完成一項特定工作時,個人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和操作能力。例如:當中餐廚師要會切菜、炒菜,這就是技術性能力。所有基層員工都應該具備的能力;中層管理者,其實也都應該從這種能力起步。
工作一段時間後,你的技術性能力不錯,表現得相對出色。同時,你的上下級溝通能力也還不錯的話,你就很有可能被提拔。你可能會擔任小組長、班長或是領班之類的小主管。
成為小主管之後,你最重要的還是技術性能力,就跟瓦西里一樣,最重要的能力就是狙擊。後來有其他士兵和他一起作戰,他成為班長;同一時間,他是一位重要的士兵,也是一位小主管。
因為你仍在第一線工作,做相同的事情;差別是,你現在除了管自己之外,還要承擔培養他人、解決難題,或是接受特殊任務的工作。在管理學上被定義為基層管理者,算是最低階的“中層管理者”。因為你開始帶人了。
不過,基層領導者技術性能力依然是最重要的。但是,你必須開始培養自己的“人際性能力”。人際性能力指的是和他人進行溝通、協調及組織合作的能力。又可以分為縱向能力和橫向能力。縱向能力指的是,上下級溝通的人際性能力;橫向能力指的是,同級別間協調各部門的人際性能力。
縱向和橫向能力之間的區別,當你還是基層階級時,你的縱向能力使用會比較多;當你成為中層或是高層領導者時,橫向能力就變得特別重要。
在組織中,中層領導者是最難當的,因為他經常是夾心餅的角色。對上,你要承擔責任,不能找藉口推脫;遇到問題或阻力,更不可能直接丟給高層去解決。電影中的政委,總是不斷地想辦法,對上要應付赫魯雪夫的戰略指示;對下,要解決各種複雜的業務問題,有時候還要成為代罪羔羊。橫向協調時,你可能遇到不配合、不甩你的人或單位,而你還不能把問題直接向上級報告,因為怕搞壞了關係,後患無窮。
對組織的高層領導者來說,概念性能力是最重要的。作為中層管理者,你要更進一步的話,就必須訓練概念性能力。這其實也有助於中層領導者,更明確地掌握高層的意圖。
那麼,什麼是概念性能力呢?這是一種綜合分析局面,找出趨勢、機會、方向、目標等的能力。對一個組織來說,概念性能力是最困難的能力。但是,這是成為高層領導者必須具備的能力。
二、畫圓和擺圓
在一個組織中,高層、中層和基層員工之間,就像是三個彼此包覆的同心圓。高層是最裡層、最小的同心圓。中層是包覆高層,放大一些的同心圓。代表中層的功能,是要把高層這個小同心圓的目標指示,轉化成行動方案,轉化成員工的執行任務。基層員工的同心是最大的,同時包覆了高層及中層的同心圓。這代表著透過基本執行能力的發揮,讓效益值達到最大化。
三個包覆在一起的同心圓是一個理想狀況。但是,現實狀況是,這三個圓通常不是一個同心圓,而是一個個圓心各自不同的圓。圓點依照各個群體的利益等因素決定。
就算這三個圓是包覆在一起的縱向關係。但是,中層的圓其實不只有一個,旁邊還有許多個相似的中層的圓,代表著各個部門。因此,中層領導者,除了要應對上、下層關係之外,還要處理好相關部門的關係。因此,中層領導者,要如何把這些圓擺好,這是相當重要的。
如何擺好這些圓?寧向東老師提出一些建議:
1、建立“平衡點”意識。透過平衡點,盡可能地把縱向的三個圓的圓心集中在一起。
任何組織的工作常態,高層總是不斷地交辦工作,由中層管理者去處理。許多中層接到任務後,會反射式地直接交辦給下屬去執行。這樣地作法,就缺少了“平衡點”意識。
事實上,當你晉陞為中層的那一天開始,你就不再只是顧好自己就可以了的標準。你的下屬們就是你的基本盤,讓他們吃飽、讓他們順利是你的基本責任。任命你的是高層,但是,決定你績效的是那些基層同仁。如果基層這個大圓你不好好畫,得罪了基本盤,任務就很難完成;高層不會直接責怪基層,第一個罵的就是你。
因此,中層管理者從上任第一天開始,就得好好思考,如何畫好這三個圓。當接到任務時,第一件要想的,就是如何把這個任務的三個圓心,儘量串成一線;透過一個平衡點,調整不同圓心的位置,讓三個圓重疊的面積達到最大。
你要想清楚這個工作邏輯,老闆贏、基層贏,你才算贏。如果任何一方輸了,最後可能都是你輸了。
2、建立“大局”意識。
你要試著學會用老闆的小圓,拉動相關部門的圓。高層交辦的事項,通常都是需要多部門協同進行的。但是,在現實中,你很有可能叫不動其他部門。特別是在華人世界,各部門間的主導權、地盤意識強烈,乖乖聽從他人指揮,意識上就會矮人一截。
不要輕易地對老闆說“我做不到”。你可以試試這個方式:“這個案子,可能得要您主導才行,我先試試看。但是,我估計只靠我們部門的力量,可能很難達成。可是,這件事對公司很重要,我先盡最大努力試試。”
這顯示,你的態度是積極的。但是,你也看到整個項目的困難點;可是,你仍然願意先帶領自己的團隊進行努力。如果你經常處在這種工作環境之中,記得必要時,要從大局上去呼喚高層的火力支援。
呼喚高層的火力支援,不是意謂著每當你有困難,就把問題往上推。你應該學會換位思考,先讓自己用高層的角度去看問題,並且要學會運用高層的圓,去調動其他中層的圓。用高層的角度,考慮資源如何分配、調度,然後再想想部門協同的必要性。高層可以是一把尚上寶劍,下達的指令,可以是不得不從的聖旨;也可以是共贏共同加分的協作。
除了畫圓之外,中層領導力還有其他的重要項目,例如:如何整合人際關係。寧向東老師認為,有許多中層不擅於向高層進行彙報。例如:進行困難的項目時,應該在平時就讓高層看你的團隊的努力;不要等到事情進入關鍵點的時候,才跟高層進行彙報,應該要為高層預留一些解決問題的時間。
另外,也要對時空氛圍有敏感度。例如:有一位中層管理者,他總是選擇星期五下班前,向高層進行彙報。高層聽完後,決定立即召集各部門商討。於是,和這案子相關的各部門都被叫來開會。不管結局好不好,這已經先導致大家對這個案子的反感,後面要再協調任何事,難度已經提高數倍。
本日思考題:你的經驗中,還有什麼畫圓和擺圓技巧?請和我們分享。
歡迎你的留言,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