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今天和各位談談薛兆豐老師“北大經濟學課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

之前我們分享了“個人估值”這個重要的概念;今天我們分享另一個重要的概念“邊際”。

一、鑽石與水的故事

你先想想,你家裡有鑽石、有礦泉水,哪一個帶給你的幸福比較大?最早提出這個問題的人,是經濟學的鼻祖亞當·斯密(Adam Smith172365—1790717日 )。他問到:“水對於人的生命是非常重要的,但是卻非常便宜;鑽石對生命來說,一點用處也沒有,但它卻很貴,這是為什麼?”

要回答這個問題,就必須利用“邊際”的概念。實際上,整個經濟學的思維,都是關於邊際的。經濟學早期是一種哲學的思辨;到今天是一種科學的範式。這兩者之間轉變的重要關鍵,就是引用了邊際的概念。

最早引入邊際概念的是奧地利學派。因為這個貢獻太重大了,只要是現代經濟學,已經理所當然的被認為是建立在邊際的概念之上,以致於大部分的人都忘了這是奧地利學派的貢獻。

還記得提出科斯定律的科斯嗎?當時,薛兆豐老師說:“不是因為科斯聰明,是因為我們糊塗。”他這樣說的原因是,因為科斯的貢獻,並沒有超出他讀本科時,看了一本經濟學教科書《政治經濟學常識》(The Common Sense of Political Economy: Including a Study of the Human Basis of Economic Law )當中關於邊際的概念;作者是菲力普·威克斯蒂德(Philip H. Wicksteed )。薛老師提供了這本書的英文原文連結如下,你可以閱讀全文:http://www.econlib.org/library/Wicksteed/wkCSCover.html

二、何謂邊際

講了這麼多,到底什麼是“邊際”呢?邊際就是“新增”帶來的“新增”,這就是邊際的概念。邊際成本就是,每新增一個單位的產品,所要新增的成本;邊際收入就是,每多賣一個產品,你能夠新增的收入;邊際產量就是,你每多增加一份投入,所能夠多獲得的產量;邊際效用就是,你多消耗一個單位的商品,所能帶來的新增的享受。新增帶來的新增,就是邊際。

我們吃甜點的時候,邊際效用是遞減的。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?意思是當你吃第1口的時候,甜點給你帶來的效用很高;第2口給你帶來的邊際效用就會開始遞減;吃第3口再減少一些,這稱為“邊際效用遞減”。

美國歷史上唯一一位連任4屆的總統是羅斯福總統。當他第4次當選總統後,記者問他:第4次當選總統是什麼感受?羅斯福並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,而是請記者吃三明治。

記者吃第1塊三明治時,感到相當榮幸,總統竟然請他吃三明治;吃第2塊時,他就覺得已經飽了;吃第3塊時,他已經快吞不下去了;接著,羅斯福總統把第4塊遞給他,並且告訴他:你把第4塊三明治吃下去以後,剛才的問題,我就不用回答了,相信你已經有答案了。這就是邊際效用遞減的規律。

三、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趨同

邊際效用和邊際成本,這兩個概念必須要一起看。當我們吃甜點時,甜點帶給我們的效用是在遞減的;同時,每吃一塊甜點,都要付出買一塊甜點的錢。當邊際效用遞減到一個程度,它的邊際效用就會低於你買甜點所付的成本。這時候,你就會停止購買甜點、停止吃甜點。

也就是說,當你吃甜點的邊際效用,大於你多吃一份甜點所付出的邊際成本的時候,你就會繼續吃甜點;但是相對地,當你吃甜點的邊際成本高於邊際效用時,你就會少吃或是不吃甜點。也就是說,人們會往邊際平衡的方向前進,讓邊際效益儘量等於邊際成本。

只要明白了邊際的這個概念,我們就可以回答,最開始關於水和鑽石哪一個帶給你的幸福比較大的問題了。水當然是非常重要的必需品。當我們有錢也需要水的時候,我們會花錢買水,第123…瓶,可能到了第10瓶,你覺得已經不再需要水了,這時候,你就會有一個念頭,能不能用買第11瓶水的錢,去換鑽石或是其他東西呢?因為鑽石可以滿足我們的虛榮心。換句話說,在邊際上,水和鑽石給你帶來的幸福感是一樣的。你可能會說,水是民生必須品,鑽石是昂貴的高價品;但是,它們在邊際上,給你的回報是一樣的。

當你每花一塊錢的時候,你在追求一件事:就是水帶給你的邊際效用,要跟鑽石帶給你的邊際效用相等。也就是說,要怎樣才能讓有限的錢,帶來最大的效用呢?那就是讓每一塊錢,花在邊際效用最大的產品上。如果水的邊際效用大就買水,直到水的邊際效用跌到跟鑽石帶給我們的邊際效用一樣為止,這時候,我們再轉為買鑽石。

四、每個人都是邊際平衡的高手

看看我們身上的財物、我們的社交活動、我們進行的所有行為,在實際上,每個活動、每一件商品,帶給我們的邊際效用都是一樣的。例如:你覺得你喜歡看我的專欄分享更多一些?或是愛你的家人更多一些?

經濟學上的答案是:在邊際上,對這兩者的喜歡是一樣的。當你很愛家人時,你會花很多時間跟他們相處;但是因為花的時間多了,所以,帶給你的邊際效用就開始遞減,減到一定程度,你就會覺得:“如果我挪出10分鐘來看一篇分享文章,而不是和家人在一起的話,我得到的收益更大”,這時候,你就會打開我的專欄,開始閱讀我的文章。因此,在邊際上,你對家人的愛和對我的專欄的喜愛是一樣的。

又或者,你是一位商學院的學生,你應不應該在經濟學這門課上拿到100分?如果你努力地拿到100分,這會證明你不是一位好的經濟學學生,為什麼呢?因為你要花的代價太大了。從60分提升到80分是相對容易的;但是從80分提升到90分,邊際成本持續增加,但是邊際效用持續遞減下,相會相當地更困難。最後,當你要從99分提升到100分時,你要付出的努力非常的巨大,而這個邊際收益卻非常低;更何況你還有別的科目要學習。

因此,每個人都應該是邊際平衡的高手。每個人應該利用自己有限的時間、有限的精力,在你所可能涉及的領域、活動或選項中,依據邊際平衡的規律,分配你的精力、時間和金錢或其他資源,進而使你的總收入達到最大化。

總結以上,邊際就是“新增帶來的新增”。每項新增的享受都有遞減的規律;最有效利用資源的方法,就是達到邊際平衡;讓多花的每一分成本,用在能帶給我們收益最大的項目上,讓這些項目帶來的邊際收益是相等的,這就是邊際平衡的概念。如果你真的做到了,你得到的總收益就會達到最大化。

本日思考題:窮者越窮,富者越富,這句話你覺得對不對呢?

歡迎你的我留言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Jay Yeh 的頭像
    Jay Yeh

    Jay Yeh的部落格

    Jay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