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今天和各位談談“吳軍硅谷來信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

今天分享卡尼曼教授經濟學課的最後一部分-理性的作用。許多人都覺得理工科背景的人比較理性;文科出身的人,比較有感情,這其實存在著人對理性認知的偏差。

首先,人的感情來自於天性,再怎麼理性的人,被化學物質控制的時候,思考的方式也會非理性;感情再豐富的人,也是可以學會理性思維的。其次,並不是理工背景的人就比較理性,這在第085篇文章中,卡尼曼教授提的案例就能夠明白了。

什麼是理性呢?吳軍老師認為:理性是經過審慎地思考之後,利用現有的知識,排除個人偏見,推導出邏輯合理的結論。因此,吳軍老師認為的理性包含三個重要元素:有知識、無偏見、合乎邏輯。許多科學工作者在和別人論戰時,經常帶有偏見,覺得我懂你不懂,這就違背了理性的原則。

接下來,談談卡尼曼教授如何說明理性和投資的關係。

首先,卡尼曼教授認為,人們經常帶有個人偏見,尤其是被自己的經驗所以矇蔽。他在課堂上給學生出了一道數學題,他先在卡片上寫了對一個數字序列的規律性描述,12345、…或1010、…也可以是隨機的23-20、…的序列。

接下來,他會先給出這個序列的前3個數字。然後,學生們可以詢問下一個數字無數次,教授會回答“是”或“否”。當學生們覺得自己獲得足夠多的資訊後,就寫下對這個序列的描述,看是否和教授紙上寫的一致。

為了防止同學們互相干擾,這個實驗是每個人獨立進行的。教授給的前3個數字是135。大多數同學問的下個數字都是7,教授回答“是”;然後大部分同學又會問下個數字是不是9,教授還是回答“是”。大部分的同學會依序問111315,都得到“是”的答案。於是給出結論-奇數序列。這看起來好像很合理,可惜的是,教授卡片上寫著“任何遞增的數字序列”。也就是說,1357…符合條件;1357850…也符合條件。

全班只有1位學生答對。因為當他問到11時,隨機問了12,教授也給了肯定的答案;學生又問了-1,得到否定的答案;他又隨機測試了幾個數字,最後找到正確的規律描述。卡尼曼教授的學生都是聰明人,絕大多數都是理工科學生,但是對於這個問題,並沒有表現的特別好。

原因在於,一個人在有了幾次的經驗後,得到一條看似規律的結果,他就會不自覺地,用許多符合規律的例子驗證並且強化它。然後,自己就越來越相信這個邏輯,即使遇到幾個例外,他們也會傾向於偶發性例外,把它排除掉。

吳軍老師也在Google面試時,問了幾位求職的研究生同樣的問題,得到的結果和卡尼曼教授學生的結果是一致的。因此,卡尼曼教授對人性的判斷,基本上是正確的。

人在做事情和投資的時候,如果很喜歡這件事情,他就會為自己的判斷找出許多合理化的理由,證明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。其實,很多時候,你蒐集的證據,只不過是全部領域的一小部分而已,你很有可能根本沒有掌握到事實的核心部分。

就如同,在科學研究中,科學家們為了證明一項東西無害,經常不自覺地傾向於尋找它是無害的證據。這就如同前面提到的同學,為了證明數字序列是奇數,他就不斷地測試奇數數字,完全忽略了還有其他可能的存在。今天許多成功者在談成功的經驗,也有很多部分都和那些認定是奇數的學生是一樣的,只是倖存者偏見使然。

卡尼曼教授舉了另一個例子,說明理性和知識有關。這個例子是被稱為認知反射(Cognitive Reflection Test )的測試,簡稱 CRT 測試。參加測試的人必須馬上回答以下3道問題:

一、網球拍+網球總共是11元,球拍比球貴10元,請問網球多少錢?

二、3位工人,3小時能做3件衣服;同樣條件下,6位工人,6小時,能做幾件衣服?

三、池塘裡的睡蓮長得很快,每天面積都會大1倍,直到蓋滿整個池塘。如果是在第48天蓋滿整座池塘,什麼時候會蓋滿池塘的一半?

給你1分鐘好好想一下,這3道問題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如果你的答案是1元、6件和24天,那就答錯了。正確答案是0.5元、12件和47天。不過,就算你答錯了也不用沮喪。因為這個實驗在美國最好的幾所大學中,成績最好的MIT平均得分也不到2.5分,第3名的密西根大學平均得分只有1分。

3道題目都只是華人小學生的練習題水準而已,這說明了美國很多大學生的數理水平並沒有特別好;另一方面也說明,缺乏常識是產生直覺錯誤的根本原因。在反應時間較短的條件下,大部分的人就會根據直覺先判斷出答案,然後再用計算來證實;如果直覺一開始就錯了,很容易就會一路往錯的方向去驗證。

然而,這些常識我們在小時候就已經學會了,屬於我們知識體系的一部分。所謂理性就是要運用我們的知識體系,而不是用感覺來解決問題。

在投資中,為什麼有些人的直覺就是很準,有些人就是怎麼看怎麼錯。這很大的原因來自於,他們擁有的常識不同。大家都知道龐氏騙局早晚是要破滅的,不要參與其中,就不會受損。但是依然有許多的人願意接單,因為他們覺得那些包裝精美的騙局,只要有人接單,就能繼續玩下去,只要自己在崩盤前全身而退就好。這個過程中,大體產生兩種人:一種是缺乏常識被人騙;另一種是缺乏理性精神,自己找證據騙自己。

理性的另一個要素是無偏見。在感情上,你可以喜歡或討厭任何人,這是你自己的決定。但是在投資上,很多人會因為哪間公司的創始人說了一些話,就喜歡這家公司,這就存在偏見。

許多研究領域的人,幾乎沒有例外,都會說自己的領域很重要。熱愛自己的行業是好事,但是當國家資源有限,例如:經費、人力,就必須把各種研究排出先後順序時,幾乎所有的研究工作者,不論多有威望、名聲,他都不會公正。無一例外地都希望將自己的領域排到第一順位,這是利益使然的結果。

然而,政府部門因為排出優先順序的情況下,永遠都是研究工作者批評的對象,因為受益者畢竟只有少數。因此,不要認為研究者批評了政府,就一定是政府的錯。因為在這件事情上,研究者並不理性。

缺乏理性的思維,你的投資就完全和買樂透、去賭場賭一把,是一樣意思的。卡尼曼指出,人類要做到理性是非常困難的,因為這多少違背了我們的習慣。但是,該理性的時候,你還是需要理性的。

總結以上,卡尼曼教授的這3篇文章,對我的思考模式有極大的幫助。吳軍老師認為理性包含:有知識、無偏見、合乎邏輯。處理問題,應該要運用我們的知識,而不是直覺。不要太快限縮自己的思路,儘可能全盤考量,小心求證。

歡迎你的留言,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

arrow
arrow

    Jay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