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大家好,今天和各位談談“寧向東的清華管理學課”專欄裡的一篇文章心得。

之前我們分享了達克效應,今天繼續延伸達克效應後續研究中,學者們發現的另一個特別的現象:對於能力比較差的人,如果你交付他簡單的任務時,他會覺得你是大材小用;但是當你給他一個困難的任務時,他又特別容易直接放棄,然後灰心喪志。這產生的延伸思考:我們要如何建立積極情緒,並且用積極情緒影響其他人呢?

你可能會認為,情緒只是管理學中的一個輔助概念而已。然而情緒卻是目前人類管理學中,最被忽視的一個管理概念。你可能會認為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決策,而決策又要靠理性來判斷。但事實上,情緒才是決策過程中的主角。

一、從笛卡爾到達馬西奧:人類認知的大反轉

理性主義的大宗師 笛卡爾

“我思故我在”的大數學家笛卡爾,其實也是一位生理學家。他的核心觀念是,把人分成心理和身體兩個各自獨立的系統。心理系統掌管思考,身體系統掌管行動。身體並不進行思考,只接受心理系統的指揮。所以,笛卡爾才會說出“我思故我在”。在他看來,身體系統就和機械系統一樣,只有心理系統有在思考,我才知道我存在。

在現今的知識中,頭腦是負責決策的,腦部可區分多種功能,由神經系統負責將這些指令,傳達到身體各部位,產生不同的行動。這樣的認知,基本上,代表身體是機械的,人是理性主義的。笛卡爾可以說是理性主義的宗師,這個認知不僅影響了科學,更影響了經濟學、管理學,甚至是心理學。

但是,在近30年醫學科技的發展,幫助科學家們對於腦部有更深層的認識。最重要的發現就是“人的身體和心理是密不可分的”。也就是說,身體的各種狀況,透過生物或化學反應產生心理活動,而心理活動又影響你的身體。笛卡爾主張的心理和身體是各自分開的系統,可能並不正確。

達馬西奧的著作《笛卡爾的錯誤》

最先提出這個概念的是神經科學家達馬西奧。他在1994年出版了《笛卡爾的錯誤》一書。他透過最新的儀器進行實驗,推斷出情緒和決策是如影隨形的,人是無法脫離情緒,進行所謂理性決策的。人的所有決策,都是情緒參與的結果。

例如:人們經常在飯局上作出樂觀的判斷和決策,但事後想想又覺得後悔。但是當時為什麼會這麼樂觀呢?因為飯局上,氣氛融洽又喝幾杯酒,一切都好說。所以,達馬西奧認為,這是情緒的作用。情緒讓我們做出理性或不理性的選擇。

二、情緒管理

接下來談談,情緒和管理的三個重要觀念:

(一)情緒的產生是大腦運轉的自然過程,不會只有好情緒沒有壞情緒存在的可能性。情緒會參與我們的判斷和決策。這是情緒管理最重要的基礎。

(二)情緒管理的本質,是要控制自己產生好情緒和壞情緒的比例。在“積極心理學”中,學者建議好、壞情緒的比例,最好是控制在31。該如何保持好情緒,目前學術界沒有定論。寧向東老師個人建議:多接觸積極的人、事、物或觀念,也許是個可行的辦法。

(三)管理者必須特別注意:情緒,才是第一生產力。管理者要先把自己的情緒變得更加積極,並且有意識地將這種情緒傳遞給員工。達馬西奧的觀點是:當一個人情緒差時,工作表現一定差;當一個人情緒飽滿時,他的創造力一定很好。

寧向東老師舉了一位學生的例子:這位學生經營一家高科技企業。雖然每天有很多事要煩,但他總是能夠保持招牌微笑,就算是再大的壓力,他臉上隨時保持著笑容。這位學生解釋原因:他做的是研發方面,研發過程中,需要大家的分享、討論、合作、交流等互動。如果工作中,情緒不夠積極,討論就容易產生衝突,可能導致降低討論或交流的效率。他認為研發性的組織,如果沒有積極的情緒,對組織的運作有極大影響。因此,他希望透過微笑的方式,傳遞積極情緒,進而影響整個組織的運作。

總結以上,情緒會參與我們的判斷和決策。情緒是第一生產力,管理者應該要善於控制情緒、使用情緒和傳遞情緒。

今日思考題:你有過團隊處在樂觀情緒下,工作效率大增的經驗嗎?或是團隊在負面情緒下,怎麼做怎麼錯的無奈嗎?請你分享自己在當下的感受;以及現在的你,認為當時有什麼解決的方法呢?

歡迎你的留言,和我一起分享、一起討論,我們下次見。

arrow
arrow

    Jay Y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